国民党高级间谍股票高杠杆配资
沈之岳
,
曾潜伏在我党内部多年未被怀疑,
只因为毛主席点了一支烟,
就立刻引起主席的怀疑,
并迅速将其调离身边,
毛主席又是如何从蛛丝马迹中发现他有问题?
还是皖南事变的罪魁祸首。
这位双手沾满可中国共产党鲜血的人,如何打入我党内部许久后还不被发现?
在晚年病重时到北京求医,为何还得到了我党领导阶层邓小平以及张爱萍的看望?这里面还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吗?
展开剩余95%大家好,这里是围炉话史。带你品历史,看世界。温一壶酒,促膝而坐,听我慢慢为您讲述。
01
一根烟引发的身份怀疑
1938年
,一位名叫沈辉的20多岁刚从延安抗大毕业的青年,成为毛主席身边的一名新秘书,他就是沈之岳。
众所周知,毛主席经常会在压力大的时候,抽上一支烟来解压
。其实一开始毛主席对这位刚来的高材生还是非常欣赏的,毕竟他精通马列,还会多国语言,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但就在不久之后,毛主席觉得这个年轻人有问题。
这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让毛主席对沈之岳产生了怀疑呢?
一天毛主席正准备抽根烟放松一下的时候,发现身上所携带的烟盒全部都空了。于是作为主席秘书的沈之岳非常有眼力劲地递了一根主席平时最喜欢一个牌子的香烟。
其实到了这里,主席还没有对沈之岳产生怀疑
,但是由于这是他第一次近距离接近毛主席,沈之岳有些许的紧张,
为了缓解自己紧张的情绪,不会抽烟的他也装摸做样点了一支烟抽了起来。
但令沈之岳没想到的是,就是自己这一微小的行为,引发了毛主席对他身份的怀疑。
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作为老烟枪的毛主席,一眼就看出这个年轻人不会抽烟,但是更加令毛主席奇怪的是,他的抽烟方式和自己几乎一模一样,
这就证明这个年轻人有在刻意的模仿过自己。
而此时国共两党的矛盾也在日渐尖锐,
毛主席就开始怀疑这个叫“沈辉”的年轻人,是否是国民党安插在自己身边的间谍。
于是抱着这个疑问,毛主席就开始和这个年轻人攀谈起来,两人经过一番言语上的较量后,
毛主席发现这个年轻人没有丝毫破绽,但是没有破绽可能就是最大的破绽。
于是在两人交谈结束后,毛主席立即就下令将其从自己身边调走。
而接下来发生的一切,果然印证了毛主席的猜想,沈之岳竟是国民党内部的高级特务,是国民党军统局副局长
戴笠
手下的一名得力干将。
02
沈之岳的特工之路
沈之岳于1913年2月18日出生于浙江省仙居下阁乡西陆村的一户大家族中
,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富家子弟。
家境优渥的他自然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1
930年聪明好学的沈之岳凭借自己的努力进入了南京中央军校第八期第二总队交通科学习。
在三年以后,
又进入上海复旦大学继续深造。
也正是在复旦大学学习的这段时间,沈之岳接触到并喜欢上了的马克思主思想
,这也为后期沈之岳成功混入我党内部奠定了思想基础。
其实最开始,沈之岳非常厌恶国民党
,这是为什么呢?
1933年日军企图侵占我国领土的狼子野心已经全部暴露,
在民族存亡的危急关头,国共两党本该联合起来一同抗击日寇,但是由于蒋介石的小人之心,对本该是盟友的中国共产党进行多次围剿。
同年5月,蒋介石为了能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放在围剿工农红军上,
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
《
塘沽协定
》
。
消息一经传出,全国上下的百姓一片哗然,先进青年们为了表示对蒋介石行为的不满
,全国上下学生游行、工人罢工的现象层出不穷。
而沈之岳作为复旦大学的一名学生,受学校氛围的影响下,自然也加入了游行的队伍中
,再加上他本人会的东西又多,很快就成为了学生运动的领军人物。
由于此次抗议活动规模庞大,恼羞成怒的国民党政府开始抓捕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学生和工人。
在此背景下,活跃在游行活动前线的沈之岳自然就被国民党政府给逮捕了。
被逮捕的沈之岳没有像他的小伙伴那样慌乱,
面对国民党政府的恐吓,他却凭借着自己的高智商编造了一个谎言,将他被动的局面转为了主动
。
他骗这些国民党反动派说:
“我不是你们可以动的人,我背后有一个强大的靠山,此次行动也是上级安排下来的,是一个特殊任务。如果你们对我用刑,就等着看有没有人收拾你们。”
可能也是沈之岳这番话说得太理直气壮了,审问他的国民党反动派也不敢随意对他动用私刑,
于是沈之岳的监狱生活先比其它一同被捕的同伴相比,过的还是不错的。
但是这些反动派也不是傻子,不能沈之岳说啥就信啥,
于是就向自己上级报告,究竟有没有下达过这样的任务,并且还在核查沈之岳背后的大佬究竟是谁
。
一段时间过后,查出真相的国民党反动派非常愤怒,他们竟然被一个毛头小子给耍得团团转,恼羞成怒的他们正准备对沈之岳施以酷刑。
但是却被国民党军统局副局长戴笠给拦下了,因为他在了解了整件事情的前因后果后,
戴笠觉得沈之岳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如果能收为己用,这将为自己麾下增加一员猛将。
如果不能收为己用,再杀沈之岳也不迟。
于是就这样,
沈之岳被戴笠带走谈话,也不知道两人谈论些什么,反正是一番谈话过后,沈之岳就从一个要救国救民的有志青年,变成了一个大肆陷害中国共产党刽子手。
戴笠对沈之岳这个意外得来的“宝贝”有多重视呢?
不但亲身教导沈之岳特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在执行任务时,戴笠就是沈之岳的直接领导,
这样一来,沈之岳的身份的保密工作就做的非常到位。
等到沈之岳将特务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学会后,戴笠派给沈之岳一个任务,就是凭借他自己的优势,打入中国共产党的内部。
于是沈之岳在戴笠的指挥下,又重新扛起了上海学生运动以及工人运动的大旗
,此时的沈之岳有一瞬间的恍惚,一切好像变了又好像没变。
自己仿佛还是被捕前那个单纯的有志青年,但是沈之岳十分清楚自己早就变了,就连自己当初被捕时吓唬那些国民党的话语,也全部变成了现实。
但是此时的沈之岳已经没有回头路可言,于是开始干起了和国民党同流合污工作
。
抗日战争初期,沈之岳凭借自己在上海学生以及工人运动的出色表现
,
以李国栋的身份获得当地共产党员的信任,前前后后坑害了数十名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生命。
也正是由于他将戴笠交给他的任务,完成得出奇的出色。于是在1938年戴笠想要沈之岳玩把大的,那就是潜入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根据地延安,伺机伤害中国共产党的高级领导。
要知道当时国共两党已经组成了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在这种一致对外杀敌的情况下,派特务深入我党内部,其心可诛啊。
03
潜伏延安
1938年4月,
沈之岳为了完成上级派给自己的任务,化名为沈辉,以一名教授助理的身份跟着重庆中央大学的教授萧治平和刘永川混入了我党在陕北的革命根据地内。
初到延安的沈之岳,安静地跟在萧教授身边四处转悠,并且表现出一副虚心好学的样子,为了后续能够成功留在延安,沈之岳还主动和驻扎在这里的八路军同志搞好关系。
几天后,就在萧教授和刘教授带领的重庆中央大学的访问团,即将离开延安时,沈之岳向教授提出想要继续留在延安学习。
萧教授本就对这位知识渊博又谦虚好学的学生颇有好感,见他如此努力哪有不同意沈之岳留下的理由。
但是就在延安的每个人都要经过严格的政审,就这一点就足以让许多特务进入延安的一道天坎。
但是沈之岳不怕啊,就在他来之前,
戴笠就已经为他的身份做了周密的准备
。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沈之岳的身份信息,
是真真假假混着掺的,就比如身份信息上写着曾经为上海学生以及工人运动的突出贡献者,曾因组织游行被国民党反动派抓取坐牢,上海复旦大学的高材生,精通多门外语,
这些被重点关注东西全部都是真实的。
只有不太重要的名字是假的,但是名字问题非常容易就可以圆回来,
这就导致了不管当时我党边区保卫处的处长周兴查了许多遍,虽然对沈之岳的身份非常怀疑,但愣是没有发现沈之岳的一丝可疑之处。
于是沈之岳就非常顺利地留在了延安,为了表现出自己的学习热情,
他还特地向上级申请要进入延安的
中国抗日红军大学
进行深造。
在这里,沈之岳凭借自己渊博的学识,以及超高的情商,和抗大内的同学和老师打成一片。
由于国民党经常爱往延安革命根据地的附近安插特务,所以中国共产党在如何让暗藏在延安内部的特务暴露出来,非常有经验。
就比如,有一次沈之岳在抗大上课时,本来在台上讲得眉飞色舞的教授,突然冒出一句:
“你看那个人是国民党安插在我党的特务。”
就因为这么简单的一句话,有多少隐藏在普通学生中的特务露出了马脚
。事后,沈之岳还在感慨要不是自己沉得住气,铁定也会被这突如其来的喊话吓出破绽。
于是沈之岳在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中,过得更加谨慎
。在他的不懈努力下,
沈之岳凭借自己抗大的优秀表现,在毕业后成功进入我党中央机要部门工作,这也使他成为国民党政府潜伏到我党最深的特务人员。
于是凭借着这个优势,沈之岳多次中国共产党的内部情报传递给戴笠
,戴笠一瞧他传递出来的消息高兴坏了,连连称赞自己当年有眼光。
等到沈之岳彻底在我党中央的机要部门站稳脚跟后,戴笠开始催促沈之岳进行下一步的刺杀行动。
这可把沈之岳给愁坏了,虽然他进入了核心部门,但是中国共产党内部各个高层领导的身边,都布满了警卫员,别说刺杀了就连近身都难。
就在他犹豫要不要放弃这一任务时,一个时机出现了。
当时毛主席身边恰巧缺一名助理,作为一名精通多门外语的高材生,沈之岳自然就顺理成章地获得了这个职位
,但是令他没想到的是,自己没干多久,就因为一支烟被调离了中央机关。
知晓自己身份遭到怀疑的沈之岳立即夹起尾巴做人
,但凑巧的是,国民党派来的线人,竟然在此时邀请自己到当地的一家祠堂见面。
谨慎的沈之岳决定此时并不是碰头的最佳时机,于是他就放了自己同伙的鸽子
,也正因为沈之岳的谨慎,让他特务的身份没有暴露。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我党的侦查员早就发现延安宝塔山下的古寺里的一个和尚非常可疑,
但是秉持着放长线钓大鱼的原则,一直没有对其实施抓捕。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后,就在这名僧人鬼鬼祟祟地到祠堂附近转悠之际,迅速对其实施了抓捕工作,在我党的威逼利诱之下,这名僧人坦白:
“我叫孟知荃,早在两年前我就被国民党安插在延安做了一名特务,这次本来是想联络另一个刺杀中国共产党领导阶层的特务,只不过他没出现。”
我党的审讯人员一听,倒吸一口凉气,国民党有一个特务,已经进入核心部门了。
于是连忙追问孟知荃:“
知道此人是谁吗?”
孟知荃答:
“不知道,他的身份极为保密,这也是我第一次联络他,我还没有见过,所以并不知道他是谁?”
作为我党保卫处的处长周兴心凉了一半,延安这么多人,找出一个潜伏在群众中的高级特务谈何容易,
但是为了各位领导人的人身安全考虑,为了找到这名特务,周兴开始了地毯般的搜索。
谨慎的沈之岳立马感觉到最近延安革命根据地内的风头不对,为了防止暴露,于是主动向戴笠提出要尽快调离延安,否则后果会非常严重。
但就在戴笠还没来得及将他调走时,
沈之岳就被调到新四军工作,这也为后期重创新四军的皖南事变埋下伏笔。
04
皖南事变
进入新四军后的沈之岳,在传递情报方面就更加便捷了
,因为新四军相比较延安而言,审查的力度相对较小。
所以他就凭借着这一优势,源源不断地将新四军的内部情报传递给了直系上司戴笠。
1940年的年末蒋介石为了一举歼灭新四军,他命令新四军一个月内率兵到达黄河以北。
虽然我党知道蒋介石此次行动绝对有蹊跷,但是为了不损害国共两党的抗日联盟,只能硬着头皮参加这次的“鸿门宴”。
1941年1月,原定在9号出发的新四军,4号凌晨在叶挺的带领下开始北渡黄河
,由于担心蒋介石对这支9000人的队伍下黑手,新四军再出发前早就计划好,部分线路不按原来的计划的路线走。
这个计划非常的隐蔽,只有少数人知道,当然沈之岳就是为数不多的知情人之一。
在得到新四军打算改路的消息后,沈之岳立即将此情报上报给了顾祝同。
得到消息的顾祝同,立即决定出兵埋伏新四军。
于是毫不知情的叶挺带着新四军到达皖南时,早就在此埋伏许久的国民党立即对新四军进行围剿。
但是由于双方人数过于悬殊,就算新四军再怎么拼力抵抗,也不可能用9000人的队伍打赢敌方八万人。
于是
经过新四军长达七天的厮杀后,仅2000人突破国民党的包围圈,而作为新四军领导阶层的叶挺也被国民党活捉。
而此件事情最大的罪魁祸首沈之岳,却凭借着此次机会全身而退,回到国民党在戴笠的引荐下成为了军统局第一处的科长。
05
逃到台湾,“扶摇直上”直至退休
其实在皖南事变发生后,沈之岳的特务身份仍旧没被揭穿,
直到1973年,他被蒋介石任命成
东南特侦站的站长后,沈之岳才从地下活跃到地上。
也正是此事我党才发现,
这个连续七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的同志,竟然就是那个国民党安插在党内许久的特务。
1
949年随着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在解放战争中的失败,沈之岳也跟随其到了台湾。
在台湾沈之岳出色的个人能力备受蒋介石父子的喜爱,于是他职位更是如同坐了火箭一般飞速上升。
他还为蒋介石父子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的特务,这也导致沈之岳直到退休都还是国民党特务局的最倚重的元老。
后来到了1990年,身患重病的沈之岳到北京看病,期间邓小平以及张爱萍都来看望过他,后来他去世后更是传出了他是“
双面间谍
”的说法。
这个说法是由香港纸媒体传出的张爱萍在沈之岳死后的一副挽联出现后才有的,挽联说沈之岳“智勇双全、治国有方,一事二主、两边无伤。”
光看这句话,沈之岳似乎确实有做双面间谍的嫌疑,但是事后就被张爱萍的爱人打假,说着纯粹是子虚乌有。
事实上,沈张两人根本就不熟,只是在沈之岳才抗大上学期间,张爱萍做过他的老师而已
。
至于邓小平和张爱萍两人为何会出现在沈之岳的病房,那绝对是因为我党胸襟比较开阔而已。
所以无论沈之岳的能力有多强股票高杠杆配资,但是就凭着他背叛自己曾经的信仰,在国家生死存亡之际,跟在蒋介石后边将矛头对准为国为民的中国共产党,他在历史上就不能留下一个正面的形象。
发布于:天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