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腾讯“去美国化”的假设与推演)股票可以杠杆的平台
#雪球星计划#
原文:腾讯“去美国化”的假设与推演
本月初,腾讯被列入美国国防部中国军事企业(CMC)清单,股价大跌。CMC清单对腾讯业务并无直接伤害,但美国官方的态度,对腾讯的前景依然重要。
最近上交密院被撤,TikTok大限已至,在可预见的未来,中美关系仍然微妙。因此,尽管腾讯是诸多价值投资者(包括笔者)的心头好,笔者依然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测美国,想做极度悲观的假设——
如果美国定向制裁腾讯,致使腾讯无法在美国展业、投资,也无法与美国公司合作,对腾讯的影响有多大?
“去美国化”的腾讯,未来的前景又将如何?
本文是笔者对此问题的粗浅思考,欢迎各位斧正。
一、游戏游戏是腾讯寄予厚望的海外板块,也早已成为美国的眼中钉——2020年9月,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曾致函Epic Games、Riot Games等腾讯投资的游戏公司,要求其提供处理美国个人数据的安全协议。
在腾讯的重金游说下,CFIUS审查不了了之,但美国政府的鹰派态度,始终是悬于腾讯游戏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针对腾讯游戏的美国业务,笔者分为三类探讨:
1. 腾讯自研工作室的美国分支
如上表所示,近年来,腾讯旗下的天美与光子等工作室纷纷出海。
2020年,天美的Team Kaiju成立,引入「光环4」的首席设计师Scott Warner,致力于创作多人FPS(第一人称视角射击)的3A大作。
遗憾的是,2023年底,Team Kaijiu已停止运营。天美称其将在北美继续进行游戏研发,但进展寥寥。
同样在2020年,光子孵化的LightSpeed LA成立,专注于研发未来主义的开放世界3A大作。2023年底,LightSpeed LA发布了游戏作品「最后的哨兵」(Last Sentinel) 的预告片,但截至目前,这款游戏仍无上线时间表。
2021年,光子的另一个位于加州的工作室Uncapped Games成立,目标是创造新颖的RTS(即时战略)游戏。Uncapped Games出品的「星战王牌」(Battle Aces) 已于2024年下半年开启封闭Beta测试,但尚未全面上线。
综上可知,腾讯在美国的自研游戏工作室未成气候,如果无法继续运营,对腾讯目前的财报没有直接影响。但考虑到美国的游戏产业与人才储备,腾讯未来3A作品的想象力,或许会打一些折扣。
2. 腾讯在美国投资的游戏公司
上表基本涵盖了目前腾讯在美国所有的游戏投资——提请留意,由于第三方整体收购,腾讯已不再持有动视暴雪(Activision Blizzard)、Glu Mobile、TapZen、Playdots的股权;腾讯曾经投资的Outspark、Artillery games两家游戏公司也已关闭。
表中的公司可进一步分为三类:
(1) 中流砥柱
据统计,Riot Games的年收入约为15-20亿美元,Epic Games的年收入在40-50亿美元的区间。短期内,预计两家公司仍可享受摇钱树(「英雄联盟」/「堡垒之夜」)的余荫。
(2) 稍有营收
综合多家机构数据,Turtle Rock Studios、Pocket Gems、Robot Entertainment、Genvid的年收入大致在千万美元级别。
ZAM的营收数据极少。但鉴于ZAM运营态势良好,为腾讯多款游戏提供推广、创意与用户研究等服务,笔者也将其归入此类。
(3) 无甚贡献
此分类下的游戏公司对腾讯利润并无贡献,但具体情况不尽相同。
两家规模较大的平台公司:
Roblox已经上市,Discord历经多轮融资。两家公司的营收很高(Roblox 2023年收入约为7.5亿美元,Discord年收入约为5-6亿美元),但是亏损严重(Roblox 2023年亏了3.2亿美元,Discord每年亏损预计也有几千万美元)。
三家没啥作品的游戏公司:
VC Mobile Entertainment仅在2017年推出一款乏善可陈的作品,联合创始人/CEO已经在运作另一家公司,预计很快停止运营。
Bad Robot Games仅于2023年与Genvid、Konami共同推出「寂静岭:升天」这款交互类作品,除此之外暂无新作。
Gardens于2021年成立,作品尚在研发中。
综上,结合前述游戏公司的营收/净利、腾讯的持股比例,真正的扛把子,还得是Riot Games与Epic Games。
结合腾讯的持股比例估算,两家公司合计能为腾讯贡献约30亿美元的营收。假设净利率均为20%(安永统计的游戏龙头平均净利率),两家公司能贡献6亿美元的净利润。
因此,以2023年腾讯的海外游戏营收(532亿元人民币)为基数,如果失去在美国投资的游戏公司,预计腾讯将损失25%的海外游戏营收(Epic Games与其他少数股权投资公司未并表,损失不计入营收),并遭受6-7亿美元的净利润损失。
而且,腾讯的国内游戏也可能遭受衍生伤害。
例如,腾讯与Riot Games曾就「王者荣耀」有过龃龉。腾讯的海外并购风格与伯克希尔相仿,经营层面并无控制权,因此,起初腾讯想让Riot Games开发手机版「英雄联盟」时,Riot Games拒绝了。
于是,腾讯自行研发了「王者荣耀」与「Arena of Valor」。Riot Games非常不满,认为腾讯公然剽窃了其知识产权,后续也推出英雄联盟手游「League of Legends: Wild Rift」,形成了微妙的竞争关系。
因此,如果腾讯失去Riot Games的控制权,潜在的知识产权争议与诉讼很可能爆发,从而影响「王者荣耀」与「Arena of Valor」的表现。
3. 腾讯在美国发行的其他游戏
2021年,腾讯推出国际游戏业务品牌Level Infinite,助力海外游戏发行。
截至2024年7月,Level Infinite发行的游戏情况如下图所示:
由上可知,目前仍保持较高热度的游戏并不多,主要包括「PUBG Mobile」(月流水3,800万美元)、「胜利女神:妮姬」(月流水2,000万美元),以及2024年下半年出海的两款新作:「Age of Empires Mobile」(帝国时代怀旧款,月流水约为1,500万美元)、「Honor of Kings」(王者荣耀国际版,月流水约为450万美元)。
基于前述四款游戏,目前腾讯通过Level Infinite海外发行游戏的总月流水约为9,000万美元,扣减30%的渠道端分成,每年的海外营收约为7.56亿美元。
倘如以25%的比例推演(据报道,2018年美国占PUBG Mobile海外流水的25%),美国市场的年营收约为1.89亿美元——这大抵是与美国脱钩后,腾讯游戏海外发行的直接损失。
能力所限,笔者没有统计腾讯未通过Level Infinite在美国发行的游戏,例如Supercell老树开新花的「荒野乱斗」(Brawl Stars),也未能涵盖腾讯参股公司作品(如「黑神话:悟空」)的美国收入。因此,失去美国这一游戏发行市场,对腾讯的影响绝不仅限于每年1.89亿美元的营收损失。
而且,如果腾讯直接或间接投资的一切游戏均无法在美国发行,未来每个受腾讯垂青的游戏工作室,都将面临腾讯投资or美国市场这道单选题,腾讯游戏的海外投资并购战略,也将面临严峻挑战。
二、投融资1. 投资
除游戏公司外,腾讯在美国也有诸多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的投资。
截至2024年中,腾讯美股持仓的合计市值为4,211.6亿人民币,占腾讯所有上市公司持仓市值的80%,具体如下表所示:
此外,尽管腾讯在美国的投资节奏放缓(近三年来仅有药物研发平台Manifold Bio、金融科技公司Jeeves等几笔为数不多的投资),但在游戏之外的领域,腾讯仍是较多美国非上市公司的股东。
倘如被美国严重打压,腾讯可能会卖出所有美国公司的股权。极端情况下,甚至会影响腾讯参股公司在美股的上市。
如此,腾讯的投资版图也将进一步萎缩。
2. 融资
根据2024年三季报,腾讯有181亿美元的美元银行借款,以及194.5亿美元的长期美债。
由上表可知,腾讯的融资成本很低。事实上,腾讯并不缺钱,只是境外资金利率较低,且人民币出境管制严格,所以在境外融资、支持海外投资并购,是更为便捷的选择。
如果腾讯被美国制裁,腾讯境外的融资成本将会变高,海外业务也会受到影响。
三、其他如果美国公司无法与腾讯进行任何形式的合作,腾讯的其他业务同样会受牵连。
1. 游戏之外的其他增值服务
音乐
腾讯音乐(TME)与华纳音乐、环球音乐、Spotify等均有紧密的持股关系与业务往来。2024年,腾讯音乐的年收入预计为人民币280亿元,归母净利润预计达到人民币60亿元,腾讯持股比例为53.09%。
如果美国版权方无法与腾讯音乐合作,腾讯音乐的曲库将大幅收缩,竞争力也会受到影响——每年,腾讯可能因此减少上百亿人民币的收入、十几亿人民币的净利润。此外,腾讯音乐也很可能从美股退市。
影视
腾讯已与迪士尼、环球影业、华纳兄弟等多家美国影业巨头合作,腾讯视频更是HBO的独家网络合作伙伴,拥有庞大的美国影视片库。同理,如果腾讯被美方打压,这些影视作品可能无法在腾讯视频播放。
体育
2024年10月,腾讯与NBA续约,将与NBA继续深度战略合作至2027年,预计这次合作的金额与力度,超过此前的“5年15亿美元转播权合作”。倘如事态恶化,腾讯与NBA在中国的战略合作也只能终止。
当然,NBA之外,腾讯也有其他北美四大体育联盟(MLB、NHL、NFL)的内容,但热度很低,聊胜于无。
出海
腾讯视频海外版WeTV、阅文海外平台起点国际WebNovel、QQ音乐海外版Joox和全民K歌海外版WeSing均成功出海。但前述出海本质是文化输出,在东南亚最为成功,美国市场占比较低,影响较小。
综上可知,腾讯的音乐、影视、体育业务等都会受到影响。鉴于前述增值服务的竞争较为充分,如果腾讯无法提供美国的娱乐内容,平台用户将大量流失。
2024年,腾讯游戏之外的增值服务收入约为人民币1,200亿元左右。以此基数计算,假设用户量减少25%,对应的腾讯直接营收损失就将达300亿元。
2. 网络广告
腾讯的网络广告,依托于腾讯庞大的生态与流量。
如果腾讯的增值服务内容因美国制裁而减少,致使腾讯视频、音乐、游戏等业务的用户量下滑,甚至美国华人无法使用微信等腾讯系产品,腾讯网络广告的收入也将受到很大影响。
2024年,腾讯网络广告的营收预计为人民币1,200亿元,倘如减少10%,对应的营收损失即高达120亿元。
3. 云服务
笔者在腾讯金融科技:隐秘的角落一文中提及, 2023年腾讯的云收入约为人民币447亿元。
美国是腾讯云发展较为成熟的海外市场——腾讯云在美国建有4个数据中心,也具备从架构师到售前、售中、售后的团队。
然而,腾讯云在美国的发展可能并不顺利。
众所周知,美国是三大云服务巨头的大本营(亚马逊、微软、谷歌约占全球云服务市场份额的60%),市场竞争尤为激烈,腾讯云很难分一杯羹。
此外,2020年后,腾讯云的美国业务曝光度很低。2024年的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强调了腾讯云的全球化努力,腾讯云的未来扩张重心是东南亚、中东与南非,但北美市场未被提及。
因此,笔者认为,失去美国市场,对腾讯云的影响较小。
4. 人工智能
2024年,腾讯的AI成果浮出水面。混元大模型显著提升了广告精准投放的效果,广告营收增幅可观。2024年中,腾讯元宝也正式上线。
2024腾讯年会,马化腾表示,腾讯会持续投入资源进行算力的储备,希望各个BG都能拥抱大模型的产品化落地场景。目前腾讯混元已与腾讯会议、输入法、浏览器等结合,微信、QQ也在推进AI智能体落地,游戏、微信读书、腾讯视频等也将做更多AI的探索。
事实上,2024年,腾讯向英伟达购买了约23万枚芯片(Hopper GPU),与字节的购买量相仿,全球范围内也仅次于微软(48.5万枚)。
因此,倘如腾讯无法向英伟达等美国公司采购芯片,算力、AI业务以及未来的想象力,都将大打折扣。
四、华为
其实,我们有一个现成的参照对象——华为。
2018年起,美国政府对华为的打压骤然升级,当年底,孟晚舟被拘捕;2019年,美国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并出台多项禁令。
历经芯片断供、荣耀剥离、鸿蒙替代,华为元气大伤,营收从2019/2020年的近9,000亿人民币,迅猛跌至2021年的6,368亿。
即便如此,华为悲壮自救,没有倒下。2021年至今,华为的营业收入逐渐回升——2023年的营收约为7,000亿,预计2024年也有10%左右的涨幅。
这,就是顶级公司生命力与反脆弱的最佳诠释。
假设腾讯遭到了同等程度的封杀,相比身为硬件公司的华为,腾讯主营业务受到的影响更小。而且,腾讯的护城河依旧宽阔,管理层依然卓越,以社交连接一切的战略仍可持续。
尽管内在价值与市场估值可能均有不小的跌幅,但笔者坚信,腾讯仍能存活。
兴许,美国制裁之下,2022年股价狂泻时的鬼故事成真,腾讯将沦为一家缺乏想象力的“公用事业型”公司,现金流稳定,拥有社交工具构筑的垄断地位,但业务基本定型,难以开疆拓土。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去美国化”的腾讯没有投资价值——只要现金流可持续、估值有吸引力、对待股东本分,就不愁没有资本青睐。近年来,三大运营商以及诸多红利股的表现,就是最好佐证。
#腾讯控股#
$腾讯控股(00700)$ $腾讯控股ADR(TCEHY)$ $腾讯音乐(TME)$ 股票可以杠杆的平台